Herceptin之主要副作用:
Herceptin的副作用包括輕微的噁心、嘔吐、或骨頭疼痛的情況,並且在少部分的病人(約5%)會造成心臟功能受損,這些心臟功能受損的病人都是原來就有心臟病,或是已經接受過相當多劑量的Adriamycin的病人。所幸使用血清轉氨脢抑制劑(ACE inhibitor)或其他心臟藥治療後大都可以恢復。在骨髓造血系統毒性方面,部分病患有貧血和白血球減少之傾向,多半輕微且停藥後即可以恢復。在胃腸道毒性方面,在單一藥物治療之病患,約有25%的病人會有腹瀉之現象;在合併Herceptin與化學治療之病患會有增多之傾向,但也都相當輕微。其他毒性方面,有極少數病患會出現發冷、發燒、頭痛、暈眩、倦怠、或出疹等現象發生,但多不嚴重。
實際上,這一兩個月來有些皮膚的狀況,包括頭皮有毛囊炎的狀況,腦後杓出現四五個又痛又硬的疹子;腳的大拇指又紅又痛,不小心碰到就整個錐心痛,後來發現是甲溝炎。
因為賀癌平會阻斷表皮生長因子,所以會影響皮膚的狀況。
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阻斷劑(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,EGFR)
本類的標靶藥物主要是將EGFR訊息傳遞路徑做阻斷,抑制酪胺酸酶,進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,主要是用在治療肺癌、大腸癌、乳癌等。又可以區分為兩大類藥物:
A.單株抗體大分子藥物,如Cetuximab (Erbitux,爾必得舒)、Trastuzumab (Herceptin,賀癌平),這些可抑制細胞膜外的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。
B.小分子藥物EGFR抑制劑,如Gefitinib (Iressa,艾瑞沙)、Erlotinib (Tarceva,得舒緩)、Lapatinib (Tykerb,泰嘉錠)等,可進入細胞內部。
這類標靶藥物,最常見是痤瘡性皮膚變化。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病患會在臉部、頭皮、前胸、後背出現有如青春痘般,又痛又癢的皮膚紅疹,在臉部雙眉或鼻周會同時出現脫屑泛紅的脂漏性皮膚炎。此大多數的病人都會在服藥後兩週後開始出現相關症狀。這是因為表皮生長因子訊息傳遞路徑被標靶藥物阻斷,毛囊周圍的角質細胞出現分化及代謝異常,造成角質堆積,阻塞毛孔,形成毛囊炎。所幸這類痤瘡性皮膚變化有可能自行好轉,初步先加強患部皮膚清潔及防曬,使用不含皂、不含香精的溫和洗面乳,輔以痤瘡口服或外用藥物治療,或再合併外用類固醇藥膏來治療。嚴重發炎時須要停止標靶藥物。
除了痤瘡性皮膚變化以外,甲溝炎也很常見。通常在服藥4~8週後,手腳指甲周圍會出現紅腫疼痛,有時甚至化膿,爾後出現紅色肉芽組織增生,磨擦後極易出血。平常可以使用凡士林或者護手霜來保養指甲及周圍的皮膚,但出現紅腫後,就需要給予口服消炎藥、抗生素及外用藥膏,若有肉芽組織就須電燒或硝酸銀燒灼的局部治療。
http://www.drskincare.com.tw/Qa/Detail.aspx?ID=47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